请滑动查看更多导航
8月19日为中国医师节,2019年“中国医师节”活动以“尊医重卫 共享健康”为主题,为大力弘扬卫生健康崇高精神,医院开展老中青三代医师话医疗征文活动,展现医务工作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形象以及医疗行业薪火相传、不忘初心的行业精神。
优秀作品将在医院微信公众号陆续刊登,敬请关注!
《一个中年医生的随感》
又是熟悉的一天,天气很热,查完房心情略有沮丧。打开水龙头是不需要走脑的七步洗手法,想起因为太习惯了妈妈总说我费水,不免觉得好笑。望着镜子中的自己,赫然发现鬓角白发又多了,还真是心酸呢。工作了20年,早就不是当初那个充满梦想青春的自己,又离厚积薄发有一段不短的距离,午夜梦回失眠也找了来。擦干净了手,用凉水精神一下脸颊,还得去心梗的患者那里交待一下病情呀,她的女儿还真是不讲理呢,好不容易把患者抢救回来,现在开始计算每一分钱花在了哪里,并质疑用药的合理性。这基本是常态,彼此对立质疑的医患关系畸形的现实的存在着,对于医生来讲,除了治病之外,面对每个患者都要有一个律师的缜密思维,每次交待病情都必须如实严谨没有漏洞,沟通必签字,每个患者都得有个10余张签字单吧,而患者和家属签字时审视和轻蔑的表情如在眼前,“这是将所有责任都撇清是吧”如在耳畔,即使如此,我们也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我的经验告诉我,怎么与患者和家属能良好的沟通,就是无论他们怎么表示烦躁、痛苦抵触和不满,都要充满耐心的解释,充满善意的关怀,无微不至的巡视,亲切的交谈,把他们视为朋友亲人去呵护,直到得到对方的理解、善意和依赖,只有这种氛围才能开展没有桎梏的医疗。没事还要学学心理学,面对不同性格的人用不同的方式。所以每天心都很累,尤其是一个一线医生,下了班所有的笑容和好脾气都仿佛耗尽了,只能跟家人说抱歉了。
走廊里一声尖利的喊叫,一秒钟我们已经窜出了办公室,身边是推着抢救车除颤仪的护士们。一小时后,我和同样体型偏胖的姐妹瘫坐在椅子里,好在抢救成功了,真好,可真是不想说话不想动。是不是该去健健身?我不禁想,中年发福很是影响心肺复苏的体力,可又有什么办法呢?每天回了家只想吃饱了躺着,真是太不健康了。又想起我们每天和患者的宣教,说过无数次的“管住嘴、迈开腿”,身体力行差太多就不太有说服力了,呵呵。
实习医生们扫了尾进了办公室,这是多青春有活力的一群哪,这会儿看上去有点狼狈,是吓到了吧,心内科的抢救还真的惊心动魄呢,跟死神抢人没那么容易。当初我的第一次心脏按压第一次电除颤第一次宣布抢救成功时也是如此吧,总是心潮起伏激动不已。现在还是很有成就感,但也学会了处变不惊,短暂的情绪波动很快平复,总会有下一个,虽然我们不想。不知道20年后他们会不会后悔当一个医生,因为20年之后的我,已经习惯了如此生活的我都说不清是不是后悔。有时候负面情绪上来了会埋怨几句,第二天还是会提前踏进病房。患者们家属们微笑的和你打招呼时心情是愉悦的,患者们说今天真的挺好时心情是放松的,化验单回来指标正常了心情是如释重负的,紧张的迎接新患者,开心的送走痊愈的患者,这不就是一个普通医生的生活吗。说高尚,这个职业本就是高尚的,即便有很多人不那么认为了,我们自己也要执着,因为高尚所以付出吧。
看看窗外,蓝天白云,真是个晴朗的好天气,出去逛逛街,什么也不想多好呀,可今天还是要加班的。突然想起刚当大夫那会儿,有一次同时管了好几个重患,每天的精神压力很大,还有一个患者去世了,当时沮丧的坐在公汽里绕着锦州城走了好几圈,后来被司机撵下了车,就是这么一个晴朗的下午。
突然手机短信提示音响了一下,我顺手划开了。“鞠大夫,我是朱义芳家属,朱义芳今天凌晨5:40走了。感谢这些年您及科里对她的治疗和照顾,谢谢”,猝不及防的内容一下子轰在心上,我一时酸涩。她是个重度心衰的患者病了10多年,光我就收治了10次。这么多年多少次从死亡边缘抢回来,却还是走了。记得有一次夜里正赶上我值班,她急性左心衰发作,呼吸喘促口不能言,血咯了满地,她拉着我的手眼神满是绝望和不舍,当时我很笃定的反复保证,“没事的,你一口一口呼吸,别急,不怕的,一定会好的,推完这支药就好了”,护士忙着推吗啡,我用左手去泵硝普钠,一时忙碌的天翻地覆,始终她没有放开我的右手,那么紧,仿佛现在还能感受到她当时的信任和温度。第二天她恢复了,笑跟我说“又活过来一回”,我是真的很开心,也是真的觉得这个职业无论付出多少都是值得的。
无论说没说出口,患者一句真诚的感谢就够了,这就是一个普通医生的价值吧!
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从事心内科疾病诊治近20年,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心肌病等疾病诊断治疗。多年来撰写国家级论文10余篇,核心期刊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