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随感
检验科 王倩
2022年,对于从事检验工作24载的我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就在这一年的3月13日,我与我的同事王娇以及锦州医疗队其他21名同事,踏上了支援长春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列车。在长春的48个日日夜夜,责任与使命、风险与担当、亲情与思念每日萦绕心头,是我终生难忘的一段时光。
集合!出发!
2022年3月13日星期天,正在单位加班的我突然接到通知:马上做好准备,今晚6点出发,作为锦州医疗队成员,驰援长春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通知就是命令,来不及多想,我火速与检验科邓宾主任及其他同事做好工作交接,怀揣着紧张、茫然和一丝兴奋回到家中收拾行囊。来不及与丈夫有更多的交流,甚至连两个孩子的面都没有见到,我与其他队员急匆匆登上北行的列车。当列车启动的一瞬间,看着窗外站台上家人渐远的身影,所有的紧张兴奋一下子离我远去,剩下的只有围着眼圈的泪水。此时,身边的王娇对我说:“姐,我女儿还给我写封信画幅画,说我是舍小家为大家的白衣天使,给我加油呢!”
整备!进仓!
到达长春后,锦州医疗队被火速安置到隔离酒店。每日三餐、水果零食,热情淳朴的长春人民尽可能为我们提供温馨舒适的生活条件。而对于我和其他队员来说,来长春不是度假,尽己所能,帮助这座城市早日战胜疫情,是我们的唯一目标。
来到长春的第二天,锦州医疗队召开会议,向大家宣布了核酸检测工作的分工、流程,我被任命为副队长。一份担子,一分责任。虽然都是平常熟悉不能再熟悉的工作,但身处疫情防控的最前沿,我不敢有丝毫的大意,甚至还些许有点紧张。看着身边朝夕相处的同事,我说:“娇,咱俩都是第一次参加援助任务,有啥事咱俩多商量,有困难互相帮忙,代表着咱医院形象呢。”王娇的一句:“姐,你放心吧。”让我顿时安稳了许多。而在之后的工作中,王娇一点也不“娇”,她用行动为锦州中心医院赢得了荣誉!
责任!坚持!
来长春支援的48天时间里,长春市经历了历史上最严峻的一次疫情考验,而我们医疗队每一位队员也都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一次人生大考。从最开始的按部就班,到每天不定时最多1万管10—15万人次的“大筛”,每一个人都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处变不惊、坦然相对、尽己所能、随叫随到,在长春,我们没有工作日和休息日之分,更没有“早八晚五”的概念,只要微信群里一声招呼,大家保证随叫随到。晚上上岗,工作到深夜,每天三班倒,成为了常态。
在我们住的宾馆马路对面就是东北师范大学的西校门,每当回到驻地与学校隔窗相望,我都会想到自己读高二的大女儿。一晃1个多月没见,我心中总有一种莫名的担心,害怕因为自己不在家耽误了孩子的学习。还有小学四年级的小女儿,每天最快乐、也是最怕的,就是和孩子们视频聊天,生怕听到那句“妈妈我想你了”。亲情代替不了责任,但却能坚定信念。孩子们的懂事听话,家人的支持鼓励,成为了我自始至终坚守的动力。
三天,五天,一周,半月,一个月……从3月13日来到长春,到4月29日锦州医疗队圆满完成驰援任务返回锦州,我、王娇和其他队员们一道,克服重重困难,坚守抗疫一线,圆满完成了长春指挥部交给我们的任务,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医护工作者的初心与使命。
长春,一座我生活战斗过的城市,祝你永远健康,充满活力!
春天到了,愿疫情早日结束!
岁月静好,你我安然!
文图/检验科 王倩
审稿/检验科 邓宾
校对/医技党总支 任传宝
编辑/宣传企划科 常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