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不隔初心 闭环不阻仁心
锦州市中心医院
心内二科防疫 诊疗两不误
当街道的车流突然消失,当路面的信号灯只剩一种颜色,当你只能通过一扇窗来观察整座城市......
这是心内二科走廊最东侧的一扇门,站在窗边能俯瞰城区的大好风光,因此成为了闭环管理下,住院患者和家属闲聊解闷的最佳观景台。
心内科收治的患者如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通常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的特点,一旦发病“瞬息之间”危及生命。医护们就像心思缜密的侦探,通过心电图、各项化验指标、患者的举手投足,严密观察着病症的蛛丝马迹,准确跟踪疾病的进展,力求将危险扼杀在萌芽之中。经过十多天的疫情攻坚战,主城区初战告捷,过渡病房圆满完成使命,开始向各相关科室转运患者。
79岁的李奶奶以前是一名左主干合并三支病变的患者。她在三年前做过冠脉旁路移植手术,就是人们俗称的“心脏搭桥”,术后仍有胸痛发作,轻微体力活动即出现胸痛,平素基本不敢活动。经历过大手术后,李奶奶已经对疾病治疗失去了信心,本次因胸痛持续不缓解再次入院,又赶上特殊时期,经急诊科初步判断考虑“急性冠脉综合征”。姜帅主任和急诊科朱国伟主任紧急会诊根据患者病情情况建议行急诊冠脉造影术。然而,患者病情急剧恶化,去往“胸痛中心”途中,呼吸喘促又无法平躺,考虑合并了急性心力衰竭的症状,现阶段不宜造影,因此收入过渡病房进行保守治疗。待疫情稳定后转入心内二科病房,李奶奶诊断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 冠脉搭桥术后 心律失常-阵发性房颤 急性心衰,后又合并消化道出血,考虑应激性溃疡, 她成了医生、护士们的重点关注对象。她的两条腿因心衰而浮肿,护士在扫床时认真整理床单位,保证床单整洁无褶,保护水肿部位皮肤。
由于多种疾病在身,李奶奶的血管条件非常差,平素静脉输液时,想摸到一根适合留置针的血管已经接近海底捞针。护士沉心静气仔细评估,无把握不下针,只为李奶奶能减少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
在医护们悉心的诊疗和护理下,李奶奶的病情逐渐趋近稳定,重新评估后具备冠脉造影及介入条件,经造影证实为左主干开口95%狭窄,回旋支95%狭窄,前降支近中段弥漫重度狭窄达90%,手术难度和风险极高,在家属的信任和支持下,手术过程非常艰难,最终经过1个多小时精细操作,IVUS(血管内超声)辅助下于左主干开口、前降支、回旋支共植入4枚支架,术后继续调整心衰、防止消化道出血,病情日益好转。
术前
术后
出院前一天晚上,李奶奶跟护士说:“多少年的病了,本来我都不想治了,要不是儿女非要我住院,就直接拉回家了。我现在多锻炼锻炼,等明天回家看看能不能自己爬上三楼。”
由被迫卧床到主动锻炼,从消极绝望到满怀期待,心内二科的医护们一路见证着李奶奶的康复,也十分替她高兴。
心病还需心药医,守护心脏健康,是心内二科全体医护的职责与使命,坚守救治患者的初心,承担护佑健康的使命,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就医需求。
供稿/心内二科 佟冬雪 韩思雨
审稿/心内二科 姜帅
校对/内科党总支 蒲玉
编辑/宣传企划科 徐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