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滑动查看更多导航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阿尔茨海默病(又称老年痴呆症)的患病人数逐年增加,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在这个充满温情与希望的九月,我们迎来了第31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今年,我院聚焦“即刻行动,点亮记忆之光”的主题,举办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宣传及义诊活动。旨在通过增强社会各界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知、关注与支持,共同探索科学的防治之路,为患者及其家庭点亮希望之光。
活动一专家咨询义诊
专家咨询:本次义诊邀请了神经内科、心理科等相关科室的专家进行现场咨询,解答患者和家属的疑问。
免费筛查:为了帮助患者早期发现疾病迹象,现场进行了免费的认知功能评估、记忆力测试等筛查服务,帮助患者早期发现疾病迹象,为早期干预和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现场的医护人员认真地为每一位参与者进行检查,并详细地解释检查结果,让大家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免费筛查:活动现场,医务有员还发放了大量的宣传资料,全面普及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知识。
个性化指导: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诊疗建议和康复指导,帮助患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心理支持: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增强应对能力。
活动二学术交流
为提升专业水平,更好服务患者,我院神经内二科邀请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曹云鹏教授、刘华岩主任来院进行讲座、病例讨论及教学查房。我院做为国家卫健委记忆障碍防治中心(建设单位)一直重视认知中心的建设,党委副书记、院长刘建新院长亲自主持学术交流活动。
刘院长首先介绍我院记忆障碍门诊、神经心理测评及认知康复等在内的诊疗平台建设及应用情况,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诊疗服务。近几年医院通过举办讲座、义诊等活动,向公众普及认知障碍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公众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同时医院加强与上一级医院的合作与交流,推动认知障碍疾病领域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工作。
刘华岩教授分享了《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治指南(2024版)的解读》,通过学习提高我院VCI防治水平,为患者降低疾病负担。
活动三教学查房及案例分享
活动中还进行了两例病例讨论,曹云鹏教授对阿尔茨海默病病例及快速进展性痴呆的病例进行了点评及教学查房。曹教授系统地讲解了该类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诊治方案的制定,让大家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通过病例讨论,我院医护人员不仅学到了先进的诊疗技术,也提高了自己的临床思维能力,为更好地服务患者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尽管阿尔茨海默病目前尚无法完全治愈,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将会更加光明。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及其家庭撑起一片希望的天空,让爱与记忆永不褪色。在这个世界阿尔兹海默病月,让我们以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力量,共筑记忆防线,为爱守护每一份珍贵的记忆。
延申阅读 关于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进行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下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该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通过义诊活动,提高公众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识,普及疾病防治知识,推动早期诊断和干预,为患者及家庭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和支持。
01阿尔茨海默病临床 分为哪几个阶段?
主要体现在智力、性格、行为三方面。
早期表现
最早出现的是睡眠问题,如难以入睡、易醒多梦、白天困倦、神情疲惫等等, 经常伴随着记忆障碍,包括减退、忘事。
中期表现
主要症状是瞬间记忆力下降, —开始并不明显, 在5-10年内逐渐加重, 最终会导致近期和远期记忆都受损, 并出现情绪、性格和行为的改变, 脾气急躁,生活节奏不规律。
晚期表现
智力严重下降,反应淡漠或出现幻觉,生活需要照顾,自理能力下降,容易发生并发症,这个阶段在检查时可发现逐渐增加的脑神经损害体征。
02 阿尔茨海默病的 危害有那些?
记忆力减退:尤其是近期记忆的丧失,如对刚发生的事情无法回忆。
语言与沟通能力下降:找词困难,表达不清。
时间空间定向障碍:易迷路,不知今夕何夕。
性格与行为变化:情绪波动大,易怒或淡漠。
日常生活能力减退:穿衣、做饭等基本生活技能受损。
及早识别这些症状,对于疾病的早期干预至关重要。
03 痴呆简易自测-画钟表
操作方法:请您准备一张白纸和笔,在白纸上画出一个圆形钟表,并在表盘上画出分针与时针,指向11点10分处。
评分方法:
1.画出一个封闭的圆;
2.12个数字全部标记且顺序正确,在表盘内;
3.时间指示准确;
4.指向分针所在数字的指针更长。
以上四点,若您有一项无法完成,则说明存在认知障碍,请及时前往医院及认知中心做进一步诊断。
文图/神经内二科 赵旭
审稿/神经内二科 童健尔
校对/内科党总支 蒲玉
编辑/宣传企划科 徐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