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官方微信
X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直播平台

返回顶部
隐藏导航
显示导航

请滑动查看更多导航

学科专栏 | 全国首批、锦州首例!锦州市中心医院成功完成新一代3.0T核磁兼容心脏除颤器植入手术
来源:锦州市中心医院 时间:2025-02-28  浏览次数:267
浏览次数:267

近日,锦州市中心医院心内四科屈春红主任团队,成功为一名扩张性心肌病伴有频发室早、反复室速的患者植入一台带有VFTA(VF Therapy Assurance,即VF治疗保证)的新一代3.0T核磁兼容植入式心脏除颤器(ICD),为罹患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保驾护航。这是该产品自上市后的全国首批应用,锦州市中心医院也成为本市首家开展这一技术的医院。

病例回顾

心脏除颤器植入技术是目前国内比较先进的心内科介入技术,其主要作用是治疗引起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持续性室速及室颤等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通过在右心室植入除颤电极,从而及时终止室速及室颤的发作,此外还兼有一般起搏器的起搏功能,避免发生除颤后心脏停搏带来的不良后果。

接受本次ICD植入手术的患者为一名39岁女性。以“活动后乏力、气短4个月“为主诉入院,查心脏超声:左房40mm,左室舒张末内径55mm,左室壁运动弥漫性减弱,左室收缩功能减低LVEF:37%。动态心电图:频发房早,频发多形性室早,室速,间歇一度房室阻滞,交界性逸博、室性逸博。冠脉CTA示:三支冠脉未见明显狭窄。

根据术前评估和最新指南,该患者属于猝死高危人群。经过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为患者植入新一代3.0T核磁兼容植入式心脏除颤器。

整个手术过程顺利,耗时约1小时,患者无明显疼痛感觉,术后送至普通病房观察。

优势技术

此次手术中使用的新一代除颤器,搭载领先的VFTA算法,同时具备3T MRI核磁兼容功能,能够支持全身无限制部位的核磁共振扫描,且外观设计更加具备生理流线型特点,小巧精致,减少了植入后对患者皮肤的压力,提升了患者的舒适感。

传统的植入式心脏除颤器在检测恶性心律失常时,可能存在漏诊或误判的情况。而新一代3T核磁兼容植入式心脏除颤器中的VFTA算法能够精准持续监测患者的心律,自动调整除颤程控设置,确保及时准确地启动除颤治疗。对于多变化心律振幅及形态的恶性心律失常患者,VFTA算法的表现尤为出色。

回顾数据,VFTA功能可以让86%传统ICD漏诊断的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及时获得有效除颤治疗。每年,这一功能有望挽救超过800名因传统检测漏诊而面临风险的恶性心律失常患者。

总的来说,VFTA算法不仅成功弥补了传统除颤器的不足,精准识别了传统检测算法遗漏的恶性心律失常事件,还极大提升了植入式心脏除颤器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为患者的生命健康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

专家介绍

屈春红 

锦州市中心医院心内四科主任

主任医师  研究生导师


辽宁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会委员;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会委员等社会任职;

锦州市心电生理与起搏学会副主任委员;

曾获锦州市科学技术进步一、二等奖多项;先后于北京阜外医院及中国医大附属第一院进修,通过国家介入资质考试。

擅长心血管各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疑难病症处理;熟练掌握心律失常介入治疗包括起搏器植入及射频消融术。


文图/心内四科 

审稿/心内四科 屈春红

校对/内科党总支 蒲玉

编辑/宣传企划科 徐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