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官方微信
X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直播平台

返回顶部
隐藏导航
显示导航

请滑动查看更多导航

特色门诊|心衰门诊——依托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力衰竭专病医联体 践行指南规范
来源:锦州市中心医院 时间:2025-03-14  浏览次数:49
浏览次数:49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包含心脏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存在相应的临床症状和(或)体征;生物标志物或心脏影像学或血液动力学检查异常。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诸多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逐年增加,而疾病诊疗技术的进步使患者的寿命延长,这些因素均导致心衰患病率持续增长。

锦州市中心医院作为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力衰竭专病医联体成员单位,积极贯彻国家“健康中国2030”战略,特成立“心衰特色门诊”。心衰门诊以《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为核心,整合国家级优质医疗资源,构建辽西地区规范化、精准化的心衰诊疗中心,致力于为患者提供“预防-诊疗-康复”全周期的管理服务。

01规范化诊疗体系

01精准评估与分层管理

病因筛查全覆盖:依托心脏超声、冠脉CTA、心肌核素显像等技术,明确缺血性、瓣膜性、扩张性等心衰病因,针对性制定干预策略。

动态风险分层:结合生物标志物(BNP/NT-proBNP)、超声心动图(LVEF)、6分钟步行试验等,按指南进行NYHA分级与ACC分期,动态调整治疗目标。

02指南导向的优化药物治疗

“四联疗法”规范应用:严格遵循指南推荐,联合应用ARNI(沙库巴曲缬沙坦)、β受体阻滞剂、MRA、SGLT2抑制剂,逐步滴定至靶剂量,提升治疗达标率。

个体化调整:根据患者肾功能、血压、电解质水平实时监测结果,规避药物不良反应,确保用药安全。

03器械治疗与终末期心衰救治

CRT/ICD植入评估:对LVEF≤35%、QRS波增宽患者进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评估,降低猝死风险。

针对不同心衰特点评估传导系统起搏(CSP)、CCM疗法等。

终末期心衰评估:依托医联体资源,为符合条件患者评估心脏移植或左室辅助装置(LVAD)治疗机会。

04多学科协同管理模式

“心衰团队”全程护航:由心内科专家、临床药师、营养师、康复师组成核心团队,提供药物调整、营养支持、心肺康复等一体化服务。

急性期-稳定期无缝衔接:与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建立24小时联动机制,确保急性心衰患者“抢救-稳定-出院随访”全程管理。

05心衰健康管家式管理

定制个性化管理计划,包括每日限盐提醒、用药打卡、运动记录等功能,提升患者依从性。定期举办患者课堂,普及限盐饮食、容量管理、症状识别等知识。

02就诊人群

. 新发心衰或慢性心衰病情加重者;

. 反复气短、水肿、乏力等症状未缓解者;

. 需调整药物或评估心脏功能的患者;

. 出院后需长期随访的心衰患者。

03就诊指南

出诊时间:每周四

门诊地点:门诊二楼内科诊区

挂号方式:1.微信“锦州市中心医院”公众号-预约挂号-心衰门诊;2.窗口挂号选择“心衰门诊”。

就诊准备:携带既往病历、检查报告(如心超、心电图、血液检验)、用药清单。

温馨提示

心衰需长期管理,规律复诊和遵医嘱用药至关重要。如出现“突发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粉红色泡沫痰”,请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专家介绍

从事心血管内科20余年,先后于北京阜外医院心衰重症监护室、北京朝阳医院心律失常专科进修学习。

专业特长:对心血管急危重症的抢救及器械治疗具有丰富经验。擅长心力衰竭治疗、心律失常介入治疗,对起搏器植入术、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手术、心衰的器械治疗具有丰富经验。

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从事心血管急危重症工作,擅长心力衰竭规范化治疗,对心血管急危重症的抢救及器械治疗具有丰富经验。



供稿/心衰门诊

审稿/门诊部 祖敏

校对/门诊党总支 郭红丽

编辑/宣传企划科 徐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