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在河边走,时常会崴脚;有的人走着走着就:
大家一般下意识会做的动作就是“扭一扭”
您出现过这种情况吗?这样做正确吗?
您有过崴过一次脚后,
形成习惯性崴脚吗?
那么当发生了“崴脚”后,
什么情况需要去医院接受治疗,
避免损伤加重,本期健康科普为您解答。
本期科普专家
张振宇
锦州市中心医院
骨外科教研室副主任
医学博士 副主任医师
擅长:创伤骨科、足踝外科、关节外科及相关疾病的诊治
社会任职:
骨外科硕士研究生导师
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千层次人才
锦州市基础学术与技术带头人
学术任职: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足踝外科学组青年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足踝外科工作委员会委员
辽宁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组织损伤修复与再生医学分会常务理事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足踝外科学组理事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骨肿瘤学组理事
锦州市医学会显微外科分会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骨科分会足踝外科学组辽宁分会委员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审稿专家
踝关节扭伤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几乎人人都有过经历。多数情况下扭伤后经过适当的休息保护就会恢复,但有些比较严重的扭伤是需要我们去医院看医生的。那么当发生了踝关节扭伤后什么时候需要去医院看医生呢,让我们来听一听张医生的意见。
张振宇主任介绍,踝关节的解剖比较复杂,包括了骨、韧带、软骨、肌腱等组织,扭伤后这些组织都有可能被伤及,在踝关节韧带损伤后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就需要我们及时到医院就医了。
01
踝关节明显的畸形,
肯定是骨折了,
必须及时就医。
02
扭伤时有“咔嚓”声,
同时脚踝迅速肿胀
疼痛剧烈
多半是发生骨折
或者韧带损伤。
03
发生崴脚后
如果还能活动,
要视情况而定。
如果肿胀淤青严重,就需要及时就医;如果经过3-4天的休息保护仍肿胀疼痛,不敢走路,也要及时就医。
发生崴脚后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呢?
如果感觉还可以,想先自我处理一下,或者客观条件限制无法就医的情况下就需要我们进行一些紧急自我处理。
紧急自我处理包括PRICE和POLICE原则,这里的PRICE和POLICE都是几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方便我们记忆。
首先受伤后要对伤脚进行保护,避免继续用伤脚行走,可以选择搀扶、担架等,并应用简单的夹板、纸壳等进行制动,有条件的也可选用支具、护踝等进行保护。经常听有人说“受伤后活动活动就好了”,这种处理只会加重损伤,我们要避免。
R (Rest,静养休息):
受伤之后要进行休息,避免进一步加重损伤。
I (Ice,冰敷):
受伤后早期进行冰敷也是一种很有效的处理方法,冰敷能减轻局部疼痛和组织的出血和水肿,缩短康复的时间和提高康复的效果,一般可应用到伤后48-72小时,6小时内进行冰敷的效果更好,冰敷可以采用将冰块放入装有水的袋子中放到受伤部位,要间断进行,每次20分钟左右,每次间隔2个小时。另外强调一下,伤后早期不要进行热敷,因为热敷会加重组织的渗出和水肿,反而会加重损伤。
C (Compression,加压包扎):
加压包扎也是非常重要的处理方法之一,可以起到加压止血的作用,同时也可以起到一定的制动作用。最常用的就是应用弹力绷带进行包扎,在包扎的时候要注意松紧适度,过松起不到作用,过紧会影响伤脚的血液循环。
E (Elevation,抬高):
抬高可以促进伤肢的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并能避免发生下肢静脉血栓,方法是可以应用被褥等将下肢垫高,高度要高于心脏水平。
PRICE是经典的处理原则,为了加速康复,防止肌肉萎缩,近来又在PRICE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POLICE原则。
由Rest→Optimal Lording(最佳负重),主要区别是在适当休息的同时更加注重肌肉的收缩锻炼,包括脚趾关节的活动、适当的踝关节屈伸活动以及膝关节和髋关节的屈伸运动等。
拓展阅读
踝关节扭伤严重程度的分级
踝关节扭伤依据损伤的严重程度和累及韧带的情况,分为 I,II,III 三级:
I 级是韧带轻度损伤,不影响关节稳定性。
II 级为韧带部分撕裂,可以是拉长后松弛。
III 级是韧带的完全断裂,引起踝关节不稳。
一般轻度的拉伤和不完全的断裂,通过保守治疗,即可完全愈合。但是严重的韧带断裂或者完全断裂,尤其是运动员,应该采取手术治疗。如果严重的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修复不好,容易造成关节不稳,习惯性扭伤,长期发展容易造成骨性关节炎、踝关节反复疼痛等,对生活造成巨大压力。
文图/骨科教研室 张振宇
校对/外科党总支 李英梅
编辑/组织统战部 唐芷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