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官方微信
X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直播平台

返回顶部
隐藏导航
显示导航

请滑动查看更多导航

优势技术|应用PET/CT 早期诊断 精准治疗 赋能临床 患者受益
来源:锦州市中心医院 时间:2022-10-14  浏览次数:5651
浏览次数:5651
  被大家所熟知的X线、CT、MR等传统影像医学,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巨大的帮助。近年来,影像技术突飞猛进,PET/CT的发明,将“解剖成像”与核医学的“功能成像”融合在一起,取长补短,起到了“1+1>2”的效果。
专家介绍

病例一
  传统影像学主要依赖不同组织的物理学特性的不同来发现和鉴定疾病,显示的是疾病的“终效应”,只有当机体发生明显的解剖结构改变时才能发现异常。虽然图像分辨率不断提高,但是若此时发现疾病,已然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而PET/CT的“功能成像”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就可检测到病变的发生,从而实现疾病的早期预警和治疗,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

  该患者的CT图像显示右侧肩胛骨的解剖结构是完全正常的,而PET/CT图像则灵敏地显示了右侧肩胛骨糖代谢的增高,后经病理证实该患者为右侧肩胛骨的转移瘤。可见相对于CT单一的“解剖成像”,PET/CT的“功能成像”具有更高的灵敏性,对病变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病例二
  除了能早期发现病变,PET/CT还可以对疾病治疗的疗效进行更为精准的评估,传统“解剖影像”对疗效评估的依据主要是病灶大小、数量的改变,而病变治疗后“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并非同步,PET/CT的“功能成像”可以更为精准的反应治疗的效果

  CT显示治疗后病灶反而大于治疗前,提示治疗“无效”;而PET/CT显示治疗后病灶的糖代谢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说明肿瘤细胞的活性受到抑制,提示治疗有效。可见PET/CT能更为准确地反映疗效。
病例三
  常规的CT、MR检查是分部位的,进行全身检查费时、费力,而PET/CT的扫描范围大,可一次性进行全身检查,更为全面地反映全身多器官的情况。

  该病例PET/CT为淋巴瘤患者的治疗前分期、治疗中的疗效评估及治疗后监测复发提供了准确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
  PET/CT技术使医生多了一双“火眼金睛”。能对癌症进行准确地分级、分期,一目了然地掌握癌肿的全身累及范围。疾病的早期发现与早期治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PET/CT的“功能显像”具有更强的灵敏性、更大的观察范围、更高的准确率,必将在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方面提供不可替代的作用。经过此项检查的肿瘤患者约有40%病人的临床分期发生了改变,从而改变了治疗方案,为患者节省了大量的医疗费用。为临床早期发现及合理治疗癌症提供了可靠手段。
科室介绍
  锦州市中心医院核医学科在1992年于辽西地区最早开展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检查技术。2016年锦州市中心医院于辽西地区率先引进联影uMI96R PET/CT分子影像系统。
  科室目前可常规开展SPECT/CT全身骨显像,甲状腺显像、甲状旁腺显像、心肌灌注显像、肾动态显像等脏器断层显像;PET/CT可常规用于:1.已发现肿瘤转移病灶而需要寻找原发灶、2.确立恶性肿瘤诊断后进行临床分期、3.肿瘤疗效评价和再分期、4.肿瘤患者随访过程中监测肿瘤复发及转移,尤其是随访中出现血清肿瘤标志物持续升高、5.肿瘤治疗后残余与治疗后纤维化或坏死的鉴别、6.辅助制定肿瘤放疗计划、7.临床疑诊肿瘤需进行筛查,如不明原因发热、副癌综合征、肿瘤标志物异常升高等、8.指导临床选择活检部位或介入治疗定位、9.有肿瘤高危因素人群的肿瘤筛查、10.临床发现肿瘤需要进一步评估等。
  多年来,科室以开拓创新的精神,紧跟学科前沿,紧密结合临床,为临床疾病的诊治提供先进的核素诊疗手段,同时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多项科研成果分获省、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撰写多篇论文分别发表在SCI及国家级核心期刊上。
  供稿/核医学科 杜宁
  审稿/核医学科 柴雪红
  校对/医技党总支 任传宝
  编辑/宣传企划科 徐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