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在临床经常有高血压患者咨询,夏天服用降压药后,血压比较容易控制。但是一到冬天,即使原来的药物剂量加倍,血压也难以控制,且血压波动极大。
高血压病人冬季血压增高且波动性大,容易诱发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主动脉夹层、脑梗死、脑出血等心脑血管疾病,大大增加高血压病人的致残率及致死率,正确认识和防治高血压病至关重要。
1高血压的判定标准
高血压是指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低于140/90 mmHg,仍应诊断为高血压)。
2冬季血压升高的原因
1.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冬季冷空气的刺激会使人体交感神经兴奋、血管痉挛收缩,导致血压上升。而高血压患者本身对寒冷的适应力以及血管弹性较差,导致血压波动更为剧烈。
2.饮食结构的改变。冬季天气寒冷,冬季的气候特点使人们易通过摄入高脂肪、高盐份、高热量的饮食起到御寒作用,这会导致高血压病人血压升高。
3.运动量少。冬天室外温度低,有时降雪或者空气中有雾霾等,人们户外活动减少。对高血压病人而言,运动量减少,势必会造成血压增高或者对降压药物产生抵抗作用。
4.呼吸道感染。与一年中其他季节相比,冬季空气干燥,气温低,加之大气污染(雾霾等),人们室内活动多,容易传播或感染上呼吸道疾病,感染加重高血压病情,使血压难以控制、波动大。
03冬季高血压患者的管理
1.体检:进入寒冷季节时,尽可能到医院就诊,确认一下现在血压控制是否理想,用药需不需要调整等。
2饮食:建议低盐低脂饮食,多食蔬菜及水果,适量补充蛋白质,尽量少食腌制、熏制食品或者火锅食物,每天盐摄入量不能超过5克。戒烟限酒,同时严格控制每天摄入的热卡总量。
3.注意保暖:高血压病人冬季要格外注意保暖,早晚气温较低或者是雾霾天气时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建议在中午,尤其是有阳光照射,气温相对较高时外出活动。
4.避免感染:保持室内温度并定期开窗通风,在雾霾天气出门时一定要戴上口罩,建议在冬季到来之前接种流感疫苗,防治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
5.适度运动:提倡适度的运动,注意防寒保暖,控制好运动的时间。对于高血压疾病来说打太极是较为理想的一种运动方法。
6.充足睡眠:冬季起居作息,讲究“早卧晚起,必待阳光”。清晨人体的血管应变力较差,骤然活动易引发心脑血管意外。晨起应在床上养神数分钟后再慢慢起床,下床活动。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冬季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季节。如果您的血压出现了明显的波动,请及时就诊。
锦州市中心医院高血压门诊针对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筛查高血压病因,评估靶器官损害,结合患者血压、血脂、血糖、尿酸,四高共管,为您提供专业性的治疗意见、生活方式调整与健康管理措施,帮助您有效控制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出诊时间:每周一8:00-16:30
出诊地点:门诊2楼高血压门诊
联系电话:0416—2393353
供稿/心内一科
审稿/心内一科 于洪伟
校对/内科党总支 蒲玉
编辑/宣传企划科 徐剑